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易浩 WU Yihao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出 处:《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资本论》与马克思‘合理形态’辩证法研究”(22XKS012)。
摘 要:在解释马克思如何发现剩余价值从而实现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科学革命时,恩格斯曾将其类比为拉瓦锡发现氧气。阿尔都塞将马克思和拉瓦锡研究的相似性视为形式上的“形似”,即两人分别实现了政治经济学和化学领域的科学革命。然而,马克思和拉瓦锡的研究更具有内在的“神似”,即都质疑了近代科学与资产阶级经济学以之为据的一种“经验主义”,批判了这一“经验主义”对感性现象和物质的错误认识。不过,拉瓦锡的质疑是自发的,并不彻底;而马克思则通过对这一“经验主义”自觉的、彻底的批判,超越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对感性现象和物质的错误认识,从而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发现了剩余价值。论证马克思和拉瓦锡的研究存在“形似”和“神似”,不仅更加全面地回应了恩格斯的类比,还有助于理解马克思在发现剩余价值时,究竟如何超越资产阶级经济学。资产阶级经济学由于固守这种“经验主义”而无法准确把握事物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在哲学层面彻底批判这种“经验主义”的马克思,则凭借“抽象力”方法阐释了事物本质和现象的正确关系,从而将政治经济学改造成一门真正的科学。
关 键 词:马克思 恩格斯 化学史 拉瓦锡 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
分 类 号:A8[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3.5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