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颖琪 Liu Yingqi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 处:《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4年第6期60-70,共11页Juvenile Delinquency Prevention Research
摘 要:尽管我国刑事诉讼逐步重视有效辩护与未成年人特殊保护,但未成年人案件中的有效辩护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讨论。至于什么是有效辩护,可以参考美国涉未成年人的有效辩护典型案例Burger v.Kemp案及欧洲地区《如何为触犯法律的儿童辩护指南》等。本文在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之价值指引下,提出我国涉罪未成年人有效辩护的运行原理应当从辩护行为合作化、社会化和精细化及辩护结果关注转处与非羁押等方面展开,并从上述视角归纳有效辩护实现的具体路径。
关 键 词:涉罪未成年人 有效辩护 法律援助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