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孔丹妮
机构地区:[1]温州大学人文学院,325035
出 处:《汉字文化》2024年第22期193-195,共3页Sinogram Culture
摘 要:本文从分析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精神成长经历入手,联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和《记承天寺夜游》,解析苏轼从“幽人”到“闲人”身份认知的转变,感受苏轼在黄州的精神成长历程,增进对苏轼作为一个“真人”的认识。此外,关注张怀民和苏轼的关系,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得出苏轼和张怀民交游就是和曾经的自己交游的结论,将苏轼前后的心态进行对比,足可见苏轼的精神成长。由此,对本课提出以下教学思考:任务驱动,聚焦闲人;知人论世,提供材料;比较分析,深化认知。
关 键 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记承天寺夜游》 文本解读 教学思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2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