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安介生[1,2,3] An Jiesheng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上海200433 [2]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3]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出 处:《地域文化研究》2025年第2期84-95,共12页
摘 要:历史时期的绥远地区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处于今天山西、内蒙古及陕西诸省区之间。清末以来,在口外“放垦政策”大规模实施以及“走西口”移民浪潮的影响下,绥远地区的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然而,众所周知,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环境构成复杂且较为脆弱,土地承载力局限性很大,那么,这种短时间内不甚正常的人口增加带来的灾害风险是什么?特别是在传统农牧业时代,一旦发生灾荒,将对绥远地区的急速增长的人口带来怎样的影响及问题?这些都是笔者关注民国绥远地区人口变迁与灾荒问题的初衷与切入点。本文在梳理近代以来绥远地区移民开发与人口增长的基础上,总结了民国时期绥远地区灾荒与赈济措施。可以看出20世纪赈灾活动之进步与人口变迁的情况,这也是中国救灾史上值得认真总结的重要内容之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