赈灾措施

作品数:18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杨鹏程田一颖刘利民张玉琛吴海涛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宁夏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阜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地域文化研究》《三峡论坛》《成功》《中国科技博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防灾减灾青年科技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国时期绥远地区赈灾与人口变迁——以民国十六(1927)至十八年(1929)大灾为中心
《地域文化研究》2025年第2期84-95,共12页安介生 
历史时期的绥远地区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处于今天山西、内蒙古及陕西诸省区之间。清末以来,在口外“放垦政策”大规模实施以及“走西口”移民浪潮的影响下,绥远地区的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然而,众所周知,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环境构成复杂且...
关键词:民国时期 绥远 赈灾措施 人口变迁 
清代南海县主要自然灾害及当地民间赈灾措施
《大观(东京文学)》2017年第9期84-86,共3页万涛 
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的南海县,在清代是自然灾害高发区.虽然当地政府对灾害的防治、赈灾工作重视,但面对众多的灾民及造成的财产损失,政府的救助则显得杯水车薪.于是民间力量也积极参与其中,他们通过捐修水利设施、创办社仓、救生送死、...
关键词:南海 慈善 灾荒 
元朝忽必烈的赈灾措施
《防灾博览》2017年第1期74-77,共4页汪文忠 
人类历史就是一个同自然灾害的斗争史。在中国历史上,元朝是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的时期,与此同时元朝在建立过程中进行,大规模的统一战争。
关键词:元朝 赈灾 自然灾害 人类历史 中国历史 
论元世祖忽必烈的赈灾措施
《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14期396-396,共1页付虹澎 
本文将以元世祖的两个主时期,即作为蒙古王公进行的统一战争和作为元王朝的开国皇帝这两个时间段作为主的背景,阐述了元世祖忽必烈赈灾措施的作用,探讨了元世祖忽必烈的赈灾措施。
关键词:元世祖忽必烈 赈灾措施 作用 
中国古代赈灾措施及其影响的经济学分析——以刘晏和前朝各项措施的经济学效益为切入点被引量:1
《三峡论坛》2014年第3期50-54,共5页赵宇恒 
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根本,但受到气象、水文等自然环境的强烈约束。农业产量波动会对国民经济产生极大的冲击。传统的重民思想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需求,使得历代政府都极为重视赈灾,具体措施包括赈粮、赈款、平粜、工赈...
关键词:赈灾 刘晏改革 赈粮 赈款 平粜 以工代赈 
清代台湾自然灾害及赈灾措施
《两岸关系》2013年第8期68-71,共4页荘吉发 
由于地理、地质和气候的原因,台湾是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据史料记载,在诸多自然灾害中,地震(地动)为最,飓风次之,水旱灾害再次之。
关键词:自然灾害 赈灾措施 台湾省 清代 史料记载 水旱灾害 
略论中国古代赈灾措施及其借鉴被引量:1
《成功》2013年第5期276-276,共1页娄智平 
中国古代赈灾的主要措施包括赈济、赈贷、赈粜、施粥、蠲免、罢官籴、招商、工赈、劝分等多种。古代赈灾措施的推出不是偶然的,其主要动因,一在于传统重民思想这一理论基础,二在于国家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今天看来,古代赈灾值得珍视...
关键词:动因 经验 
康熙时期地震灾害及赈灾述论被引量:3
《兰台世界(上旬)》2013年第3期65-66,共2页刘利民 田一颖 张玉琛 
防灾减灾青年科技基金项目"直隶地方志中灾荒史料整理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基金号:201103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据史料记载,我国绝大部分省份都发生过六级以上的地震。明清两代是中国地震的频发期其中尤以康熙时期为重,本文将在分析康熙时期地震时空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其赈灾措施,以供借鉴。一、康熙朝地震的时空分...
关键词:地震灾害 康熙时期 赈灾措施 述论 史料记载 时空特点 发生时间 时空分布 
略论民国时期东北地方政府的赈灾措施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25-29,共5页郎元智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0世纪初东北灾疫应对与新生活方式之建构>(10YJA770020);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近代东北灾荒及救助研究>(2009A303)阶段性成果之一
民国前,东北地方政府在赈灾政策中主要采取"旗民分赈"的二元化赈灾体系;民国后,在五族共和、人人平等的旗帜下",旗民分赈"的二元化赈灾体制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按受灾严重程度的平等赈济。这种变化不失为民国时期东北地方政府在赈灾政...
关键词:民国时期 东北地方政府 赈灾政策 地方史 
试析曾国荃在山西“丁戊奇荒”期间的赈灾措施被引量:2
《长沙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74-76,共3页郝幸艳 
自1876年始,我国山西、山东、河南等地灾情严重,尤以山西为最,史称"丁戊奇荒"。曾国荃临危受命,在山西巡抚任内励精图治,济世利民。面对严峻的灾情,他赈灾救荒、整顿吏治、严禁鸦片、振兴经济、重视教化,大大缓解了灾情,并在一定程度上...
关键词:山西巡抚 “丁戊奇荒” 赈灾措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