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荒

作品数:894被引量:1292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苏全有王鑫宏卜风贤温艳朱浒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代直隶总督周元理的辖区治理述略——以赈灾为中心的考察
《清史论丛》2024年第2期212-224,共13页衣长春 杜鹃 
河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清代直隶总督史料整理与研究(1723—1820)”(项目编号:HB23WH005)的研究成果之一。
以往对直隶总督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李卫、孙嘉淦、方观承等著名总督的考察,而对周元理的研究甚为薄弱。本文就周元理对辖区灾荒治理史料的梳理,揭示他不仅在报灾方式上有着不同于以往直隶总督的特点,而且在赈济举措上也存在手段多样、灵...
关键词:直隶总督 周元理 灾荒治理 
“丁戊奇荒”期间修武县的灾荒及应对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4年第4期5-7,共3页王静 
修武县是“丁戊奇荒”的重灾区之一,相继出现的旱灾、水灾、瘟疫,给当地民众造成了巨大灾难。在修武县官方无力救济的情况下,江南士绅成为赈灾的主力,采取了“调查灾情,查户放赈;设立慈幼局,收养幼孩;遣返流亡,代赎田产;发放药物,掩埋尸...
关键词:修武县 丁戊奇荒 灾荒 应对 
灾荒背后——谈《中国近代十大灾荒》
《炎黄地理》2024年第10期165-168,共4页孙浩颖 
灾荒作为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与社会现象,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从古代的文献记载到近现代的历史研究,灾荒史不仅是对自然灾害的回顾与总结,更是对人类社会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的深刻反思。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虽然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社会经济发展 自然灾害 灾荒史 社会历史因素 灾害学 近代灾荒 防灾减灾 历史背景 
北宋备荒物资的赈恤实效——以元祐灾荒为例
《宋史研究论丛》2024年第3期63-81,共19页季发玲 
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北宋粮食安全问题探究——以熙宁、元祐灾荒为中心”(编号:HBU2024BS014)。
元祐灾荒中,救荒物资以常平仓、上供粮、度牒为主,这与以常平仓、州县仓和义仓是主要救荒物资的认识有所出入。实际上不同救荒物资的应用范围具有较大的地域性特征。常平仓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设置,然其平粜功能主要以京畿地区为主,赈...
关键词:常平仓 上供粮 度牒 平粜 赈恤 
解放战争时期晋绥革命根据地的灾荒救治研究
《晋中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7,共7页陈国忠 
解放战争时期,晋绥革命根据地遭遇频繁且严重的灾荒问题。中共积极采取生产自救、防灾与救灾结合、政府与社会并济以及救灾与革命并进的方针策略,通过各类救治措施有效地缓解了晋绥革命根据地的灾情。同时,晋绥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对...
关键词:解放战争 晋绥根据地 灾荒救治 《晋绥日报》 
战后广西灾荒及社会应对探析(1945—1949年)——基于民国报刊的考察
《河池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16-128,共13页李家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数据库建设”(17ZDA158);2022年中央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项目“中华民族灾害文化的传承与共同体意识建构研究”(2022MDZL02)。
抗战胜利之后广西连年灾荒,首先是战后即遭受特大饥荒,后接续遭受水、旱、虫、雹、疫诸灾,其灾害之深重为数年所未见。为救济黎元,救灾民于水火,广西省国民党政府积极向南京方面请求急赈,桂籍政要等积极为救济桂灾广为呼吁;此外社会各...
关键词:广西 灾荒 社会应对 
中国共产党在1942年河南大灾荒中的救助活动述论
《古今农业》2024年第2期89-94,31,共7页杨迪 肖云鹤 
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近代湖南县政研究”(21YBA122)。
1942年河南遭遇了史上罕见的大饥荒,受灾荒影响的民众多达千万。面对严重灾荒,中国共产党在晋冀鲁豫根据地等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救灾措施,与国民党政府救灾相辅相成。中国共产党在河南大灾荒救灾中积极筹措资金,妥善安置灾民,实行“减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河南大灾荒 社会救济 生产自救 社会影响力 
现代化救济制度的文本建构与赈灾实践的背离——以1938—1942年河南水旱蝗灾为例
《历史教学(下半月)》2024年第5期31-41,共11页苗艳丽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数据库建设”(项目批准号:17ZDA158);云南省教育厅(第八批)“云南省高校灾害数据库建设与边疆社会治理科技创新团队”;2022年度昆明理工大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人文社科培育专项(PYSZZX220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先以官方文书为史料,从动因、过程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分析政府的现代化救济制度建构。然后以1938—1942年河南国统区水旱蝗赈灾实践为案例,分析赈灾的必要性、赈灾响应速度及赈灾举措。最后,将该赈灾案例置于现代化救济制度建构进...
关键词:赈灾实践 现代化救济制度 全国抗战时期 河南国统区 灾荒 
一九四三年冀南地区的那场大灾荒
《文史精华》2024年第5期41-45,共5页梁振波 
电影《一九四二》以中国历史上1942年发生的那场河南大旱为背景,真实讲述了国民党统治时期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的历史事件,情节真实感人,令人印象深刻。其实,1943年在冀南广衰的大地上,也曾遭受了一场历史罕见的大灾荒,但抗日...
关键词:国民党统治时期 抗灾自救 抗日军民 冀南地区 真实感人 印象深刻 灾荒 抗战胜利 
战争、灾荒与人口迁徙:清同治年间甘民迁陕问题研究
《档案》2024年第4期38-44,51,共8页陶正桐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清代云南土司衙署档案文书搜集整理研究”(项目批准号:QN202323)的阶段性成果。
清同治元年至八年间,甘肃东部地区民众分三路陆续进入与之毗连的陕西省境内,形成规模浩大的甘民迁陕潮,仅同治六年至八年间就有约15万民众加入其中。甘民迁陕潮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战争重塑了陇东地区的粮食分配体系,广大士绅和小农备受压...
关键词:西北战争 甘肃饥荒 人口迁徙 左宗棠 陕府应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