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程炜琳
机构地区:[1]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出 处:《美与时代(美学)(下)》2025年第2期83-87,共5页
摘 要:德国艺术家弗里德里希·埃因霍夫绘画中的人物肖像造型充满了离奇、怪诞的特点,他将人性“异化”直观地转译到画面上,在具象与抽象之间以一种非叙事的表达手法去创造“异形”。本文首先对“异形”概念进行理论阐述,探讨“异形”与“变形”的概念差异。剖析埃因霍夫“异形”人物绘画的创作思路,及其“身体”叙事语言的材料性演绎,揭示埃因霍夫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内在的人文关怀,引发埃因霍夫对二战后虚无主义的关注,以及对人性与灵魂的重新思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7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