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河南新乡453100 [2]安阳市眼科医院内科,河南安阳455000
出 处:《医师在线》2025年第3期15-20,共6页Journal of Doctors Online
摘 要:目的利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探究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表达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因果关联,为乳腺癌新型治疗靶点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整合乳腺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与血液表达数量性状基因座(eQTL)汇总数据,通过基于汇总数据的孟德尔随机化(SMR)分析和依赖工具变量的异质性(HEIDI)检验筛选与乳腺癌风险显著相关的内质网应激基因,并通过逆方差加权MR分析验证因果关系。结果研究最终纳入1193个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进行分析。SMR分析发现,35个内质网应激基因与乳腺癌风险显著相关,错误发现率(FDR)<0.05,其中18个基因(包括MTHFR、XBP1、PRDX1等)的表达升高与乳腺癌风险增加相关,17个基因(包括ESR1、CASP8、PIK3R1等)的表达升高则与乳腺癌风险降低相关。通过HEIDI敏感性检验,进一步确认26个内质网应激基因与乳腺癌风险的因果关联结果稳健(P>0.01),其中包括14个风险增加基因和12个风险降低基因。逆方差加权法MR分析,最终验证10个基因(包括CDC42、PARK7等)与乳腺癌存在显著因果关系。结论35个内质网应激基因与乳腺癌风险显著关联,26个基因的评估结果具有稳定性,其中,MTHFR、MRPS7等14个基因的表达升高与乳腺癌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而AKAP9、PIK3R1等12个基因的表达升高与乳腺癌风险降低显著相关。这些发现不仅为乳腺癌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还为开发针对内质网应激通路的个性化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靶点。未来需结合功能性实验,探索这些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具体机制,并在更多样化的人群中开展研究,以进一步验证这些关联的普适性,从而推动乳腺癌精准医疗的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