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喻思维中的“骨”范畴演进  

作  者:赵志恒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评论》2025年第1期78-85,共8页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摘  要:“骨”范畴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生成与演进均是在象喻思维的引领下进行的。具体来说,其首先经由“观物取象”实现了由骨骼之骨到“骨”象的转化,其后在“以象比德”传统的影响下被引入人物品藻领域,并最终进入文艺领域成为纯粹的审美范畴。“骨”范畴的演进离不开象喻思维,其过程也揭示了象喻思维的运思模式及其同古代文学艺术之间的深刻联系。

关 键 词:象喻 观物取象 以象比德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