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个人”概念的生命现象学重释——以米歇尔·亨利《马克思》为中心的考察  

A Phenomen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Marx's Concept of the “Individual”:A Research Centred on Michel Henry's Marx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一鸣 Sun Yiming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4年第4期124-133,共10页Studies on Marxist Theory in Higher Education

摘  要:马克思的个人概念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重要一环。法国现象学家米歇尔·亨利从生命现象学角度考察了马克思的经典文本,认为个人才是马克思展开社会历史分析乃至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起点。在亨利看来,马克思自青年时期就已展露对普遍性总体的批判,而后从表象的人向现实的个人的理论转向,使得马克思可以重构个人概念并实现意识形态批判。由于现象学还原后的生命是先验的、内在的和不可见的,亨利笔下马克思的个人因而具有不可通约性,活生生的个人在本体论意义上决定了经济、历史以及社会。同时,面对个人和总体的关系问题,亨利创造性地提出“恻隐—与共”的感发共同体,借助共有的生命实现了个人与总体的直接统一。辩证地吸收这一创新解读有利于重新把握个人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位置和意义。

关 键 词:个人 现实 生命现象学 共同体 《马克思》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