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跃力[1,2]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2]中国茅盾研究会
出 处:《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26-26,共1页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摘 要:一个有目共睹的现象是,近年来茅盾研究正在持续升温,甚或渐成热点。越来越多的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投身茅盾研究领域,产出了一批批重磅成果,使茅盾研究的气象为之一新。与1980年代“重写文学史”潮流中的茅盾研究相比,当下的研究无疑摆脱了文学-政治对立的二元框架,呈现出更为复杂丰富的面向。就茅盾研究而言,学界的共识正在形成,即对于茅盾这样的文学大师,他的独特性不是在拒斥政治,而恰恰是在全身心地拥抱政治。因此,简单地用一种抽象的个性化观念或者“纯文学”的价值理念去衡量茅盾及其文学,当然是不恰当的,也不是历史主义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2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