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雅琳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5年第2期73-88,共16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摘 要:结合王朔等人在“人文精神大讨论”中的发言,可将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理解为正式“下海”前的王朔和正在谋求市场化转型的传统文艺体制所共同完成的一次试探:在一个兼具“文化公司”和传统文艺体制性质的集体中,能否诞生出更有效、更切实的“另一种人文精神”?该剧对于“算账”的回避,既营造了温馨氛围,也隐藏了尖锐的经济问题。剧中“小文化人”的中间位置,既来自1980年代文学荣光的遗留,也与编辑在1990年代文学场域中的特殊性有关。面对1990年代的种种社会问题,该剧选择让编辑们以高度的热心提供七嘴八舌的“多元”话语,通过集思广益寻求最佳的综合性方案,以供大众各取所需。不过,“热心”和“多元”属于实践伦理而非文学品质,《编辑部的故事》并未为文学本身该往何处去提供答案;李冬宝的热心既未使其实现爱情理想又未带来个人成长,象征着在不彻底的“文化公司”里建设“另一种人文精神”的尝试遭遇失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