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癌切除及标准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丰硕 刘利峰 田龙江 王亮[2] 

机构地区:[1]沧州市人民医院肿瘤院区泌尿外科,河北沧州061000 [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泌尿外科,天津300052

出  处:《癌症》2024年第10期494-503,共10页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摘  要:背景与目的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癌切除(laparoscopic radical cystectomy,LRC)联合标准盆腔淋巴结清扫(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PLND)是治疗膀胱癌患者的标准方式,但术后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临床常见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探究LRC及PLND术后发生UTI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22年10月于本院接受LRC+PLND治疗的268例膀胱肿瘤患者为训练集,另选同期于我院接受相同治疗的82例膀胱肿瘤患者作为测试集。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UTI分为感染组(n=48)和未感染组(n=220),分析UTI患者病原菌检出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患者术后UTI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从48例UTI患者中分离出6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42(64.62%)株,革兰氏阳性球菌22(33.85%)株。糖尿病、肿瘤位点、术后留置导管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现低温、临床分期是膀胱癌患者LRC+PLND术后UT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训练集和测试集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764–0.892]和0.828(95%CI:0.749–0.867),校准曲线经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χ^(2)分别为1.629(P=0.821)和1.453(P=0.637),说明模型的区分度较好,准确性较高。结论糖尿病、肿瘤位点、术后留置导管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现低温、临床分期是膀胱癌患者LRC+PLND术后UT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临床上可针对上述因素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

关 键 词:腹腔镜 根治性膀胱癌切除术 标准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尿路感染 危险因素 

分 类 号:R73[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