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梁路
机构地区:[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出 处:《文学人类学研究》2024年第2期86-102,共17页Literry Anthropology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多民族艺术交融与中华民族认同研究”(编号:20ZD27)阶段性成果
摘 要:神话蕴含着凝聚全人类情感共同体的诗性智慧,与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关系密切。西方学界神话与认同研究谱系,可归纳为以下三种模式。自然神话旨在建立氏族部落对动植物及自然现象的崇拜体系,将某种自然物象征外化为氏族的共同祖先,建立氏族成员间基于自然神话种属的亲缘关系;族裔神话旨在满足族群对起源问题的探索诉求,以祖先血缘谱系为核心,建构族群身份认同的高贵性、纯洁性,并赋予统治者权力神圣性、合法性的基础;政治神话旨在弥合民族国家内部不同族群之间的认知差异,以国家公民身份认同统合各少数族群之间的认同张力,避免国家内部的冲突与分裂。本质上,三种模式遵循着不同的利益导向,皆对神话原初倡导的人类思维普同性、情感一致性造成遮蔽。当今社会需要在平等对待世界各民族神话的基础上,积极发掘、利用全人类“共享”“共生”的神话叙事,为建设和而不同、和谐共生的新型世界秩序贡献力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