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海 Huang Hai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哲学系
出 处:《宗教学研究》2025年第1期217-225,共9页Religious Studies
摘 要:在对有神论和无神论进行讨论时,康德的表现颇为吊诡:他宣称自己是基督徒,却又反对信仰主义;他认为上帝存在,却又认为这种存在只是人主观需求的产物,不具有客观必然性。考察康德不同时期的宗教哲学文本,会发现在表面的复杂、矛盾背后也有着恒常一致,即康德自始至终都保存着对理性以及道德的信仰。马克思曾指出康德是无神论者并称赞其是道德领域的巨人,但他也批评其哲学缺乏实践性。对比马克思主义和康德哲学关于道德、宗教、幸福等话题的不同观点,有助于深刻理解康德宗教哲学的本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2.7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