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舒抒[1] 成利平 刘姝[1] 银福军[1] 况刚[2]
机构地区:[1]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特色中药资源发掘与评价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中国中医科学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重庆分中心,重庆400065 [2]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400067
出 处:《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5年第2期1-9,共9页Studies of Trace Elements and Health
基 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stc2020jcyj-msxmX0942);重庆市绩效激励引导专项(jxjl20210003)。
摘 要: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和分子对接手段,预测吴茱萸镇痛的质量标志物。方法 在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TCMSP)检索吴茱萸的活性成分和其相应的靶基因。应用String和Cytoscape分析构建PPI网络,利用Metoscape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通过分子对接验证核心活性成分与镇痛作用靶点的结合能力,预测吴茱萸镇痛的主要质量标志物。结果 吴茱萸中确定的193个镇痛相关靶点涉及23个活性成分。经过拓扑分析,得到32个关键靶点(JUN、TP53、AKT1、MAPK1、RELA等)。GO和KEGG分析表明,吴茱萸中的多个活性成分可能通过协同调节参与乙型肝炎通路,HIF-1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聚糖通路,炎性肠病通路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和通路发挥镇痛作用。这些结果通过分子对接验证,确定了吴茱萸中的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槲皮素、异鼠李素、β-谷甾醇与关键靶点具有高亲和力。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吴茱萸镇痛的基本药理作用及相关机制,预测得到的质量标志物将有助于开发吴茱萸或其活性化合物的进一步开发和使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