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高校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  

作  者:赵鲁华[1] 崔孟荣[1] 苏春建[1] 

机构地区:[1]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青岛266590

出  处:《教育信息技术》2025年第1期71-74,共4页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基  金: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面向智能制造的机械类一流专业改造升级实施路径研究”(项目号:Z2021166);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项目号:YJSKCSZ2021038);山东科技大学群星计划“高校工科专业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号:QX2023M46)的研究成果。

摘  要:兴文化、育新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是必然趋势。文章探讨了人工智能赋能高校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高校教师首先要建立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理念认同,人机协同育人及价值理性思维;通过群体协同、制度环境驱动等策略促使教师进行时代及自我发展反思,建立职业认同,主动践行文化育人,提升成效感,获得社会及自身价值认同,从而促进教师在自我导向发展的基础上提升文化与技术素养。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教师在明确育人目标,进行角色转化及定位的基础上,建设文化资源库,设计进阶式人机协同文化育人方案,构建多元智能场域并实践;建设多维度、智能化的评价体系,通过精细化、个性化评价及反馈,以持续提升育人效果。

关 键 词:智慧育人 优秀传统文化 人工智能 实践路径 

分 类 号:G6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