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奇双会》看梅兰芳的“造剧”之功、“磨剧”之道——兼谈戏曲的声腔互动、剧目传承问题  

Viewing Mei Lanfang's Contribution to"Playmaking"and Method of "Polishing"from"Qi Shuang Hui":Also on the Interaction of Opera Tunes and the Inheritance of Repertoir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谷曙光[1] Gu Shuguang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出  处:《戏曲研究》2024年第4期51-73,共23页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百年戏曲演出史及其发展高峰研究”(项目编号:21ZD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一般项目“日本藏中国戏曲戏单海报和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BTQ035)阶段性成果。

摘  要:吹腔剧目《奇双会》,又名《贩马记》,京剧、昆曲等剧种皆演,现今主要演出《哭监》《写状》《三拉》三折,其中《三拉》一折又名《三拉团圆》或《闯辕三拉》,可分为两折演出。作为少有的活跃在京、昆两个舞台上的吹腔剧目,该剧颇受瞩目。早在1935年,已有文章关注这一现象:在皮黄领域之中,也并不是皮黄调独尊。

关 键 词:奇双会 传承问题 吹腔 梅兰芳 皮黄 演出 昆曲 

分 类 号:J82[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