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耕劳动为载体,区域推进劳动教育落地实施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薛清伟 

机构地区:[1]山东省庆云县尚堂镇教育联区

出  处:《山东教育》2025年第1期53-54,共2页

摘  要:庆云县尚堂镇教育联区依托丰富的农村资源,通过实施农耕劳动系列项目提升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培养其劳动习惯与品质等核心素养,达到立德树人根本目的。一、资源整合庆云县尚堂镇充分利用当地场地资源,开发充满乡土特色且易落地的课程内容,将当地特有经济和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劳动育人资源。1.利用空间资源采用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方式,拓宽劳动教育场域。每所学校在校园房前屋后开辟了100至800平方米不等的校园实践基地,形成了“校校有农场、场场具特色”的局面。与此同时,将闲置教室改造成木工坊、扎染坊、育苗坊等手工坊。校外实践场所依托尚堂镇智能装备、食品加工两大支柱产业,铁皮石斛、花卉苗木种植等特色农业产业,田园综合体、高科技农业等现代特色农业,建立多元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形成学校、家庭、社区、农田、工厂等组成的多元化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场所。

关 键 词:特色农业产业 支柱产业 高科技农业 劳动习惯 校外实践 劳动观念 实践场所 食品加工 

分 类 号:F3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