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晓玲 严晓霞[2] 杨宁 李孝红 LI Xiaoling;YAN Xiaoxia;YANG Ning;LI Xiaohong(Shanghai Shibei Hospital,Shanghai 200443 China;Shanghai Pulmonary Hospital;Shanghai North Station Hospital)
机构地区:[1]上海市北医院,上海200443 [2]上海肺科医院 [3]上海市北站医院
出 处:《循证护理》2025年第7期1336-1342,共7页Chinese Evidence-Based Nursing
基 金:上海市护理学会科研课题重点项目,编号:2022SD-B04。
摘 要:目的:探讨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预测模型的构建及效能验证。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肿瘤病人2 60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住院期间均行PICC导管置管,根据病人是否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SVM)、XGBoost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构建肿瘤病人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预测模型,并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具有预测效能的算法模型。结果:两组病人的血小板计数、PICC留置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伤口敷料类型、是否有导管移位以及单次置管穿刺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GBoost预测模型中血小板计数对模型影响最大,其次为D-二聚体水平;在SVM模型中,血小板计数的沙普利加性解释(SHAP)值最大,表明其对模型的影响最为明显;而Logistic回归模型中最终纳入PICC留置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伤口敷料、是否有导管移位、单次置管穿刺次数5个因子,且XGBoost预测模型区分能力最高。结论:病人是否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在多个指标上有差异,且不同模型的影响因素不同。SVM及XGBoost构建的预测模型的敏感度与准确度上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对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作出相对精准的评估和预测,在临床工作中能有效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关 键 词:机器学习算法 肿瘤病人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预测模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