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楠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中共宣城市委党校
出 处:《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14-24,共11页Journal of Jiangsu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原创性贡献研究”(23BDJ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建构,承载着体现党的思想、宣传党的主张、突破“话语围剿”、争夺话语主动等重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相关的理论语境、历史语境、文化语境和时代语境。在相关语境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通过对“为谁革命”“革谁的命”“怎样革命”“为何革命”等一系列问题的回答,确定革命主体、明确革命对象、确立革命形式、厘定革命性质,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了“反帝反封建”“新民主主义”等话语议题。围绕这些话语议题,中国共产党在对马克思主义原著话语的继承上初建革命话语范式,在对“苏式话语”的批判中转变革命话语形式,在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把握中丰富革命话语内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明确革命话语指向,从而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话语的建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