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江恒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 处:《语文月刊》2025年第1期79-83,共5页
摘 要:元和十一年的秋天,四十四岁的白居易在经历了一年前人生重大的转折后,于浔阳江头送别客人。精通音乐的他遇到了擅长琵琶的长安歌伎,听曲与听故事结合后,“江州司马青衫湿”,最终写下了《琵琶行》这传颂至今的名篇。故后人李忱在《吊白居易》一诗中称赞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这不仅意味着白居易的《长恨歌》通俗易懂,连孩童都能解,更言《琵琶行》连胡人也能咏唱,体现了该诗传播范围之广,影响力之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