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时蕴琦 江春 SHI Yunqi;JIANG Chun(Suzhou Municipal Hospital,Suzhou 215000,Jiangsu,China)
机构地区:[1]苏州市立医院,江苏苏州215000
出 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5年第7期1098-1101,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摘 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病人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苏州市立医院于2019年1月—2022年12月诊治的132例ACI病人,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病人治疗2个月后预后情况,并分为预后不良组(mRS>2分,46例)和预后良好组(mRS≤2分,86例)。收集两组年龄、性别、饮酒、吸烟、糖尿病、高血压、梗死部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于病人入院时测定两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检测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评估是否有颈动脉斑块存在。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CRP、Hcy水平对ACI病人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将有差异的单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CI病人短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年龄≥60岁、NIHSS评分≥5分、IMT增厚、有颈动脉斑块病人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NLR、CRP、Hcy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CRP、Hcy水平预测ACI病人短期预后不良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2,0.914,0.846。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NIHSS评分≥5分、NLR≥3.575、CRP≥23.370 mg/L、Hcy≥17.305μmol/L、IMT增厚、有颈动脉斑块是ACI病人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校正年龄、NIHSS评分及颈动脉斑块后,NLR、CRP、Hcy及IMT仍是ACI病人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CI病人短期预后不良发生与年龄、NIHSS评分、NLR、CRP、Hcy及IMT密切相关,临床应予以关注。
关 键 词:急性脑梗死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预后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