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金沛晨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 处:《唐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2期273-291,共19页Tang Dynasty Literature Study
摘 要:自魏晋以来,干谒诗的诗体结构不断趋于程序化,最终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实现了三段体的确立。杜甫虽未打破这种特定写作规范,却进行了文体革新。他不仅在修辞上以事典强化干谒诗的立意与情感浓度,着力突出“工拙相间”的文体特色;还在篇章结构上通过“双纪格”构建诗歌层意间的有效衔接,凭借“龙门笔法”实现诗歌全篇意脉的断续相生。对比缺乏气韵、面目雷同的天宝干谒诗,杜甫干谒诗的文体新变属于既定框架下的局部创新,体现了诗人守正出奇的文学观念,对晚期杜诗老成之境的形成乃至中唐以后干谒诗的风格均产生了一定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