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典

作品数:337被引量:9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伟生韩建永张丹宇王睿王喜双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咏史乐府体内含文体张力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2期153-153,共1页徐隆垚 
咏史乐府是明清诗学一大家数,与乐府旧题有本质的区别,它始于元末,明弘治间发展壮大,清初再度繁盛并延续至民国。咏史乐府的言说机制以议论为主,由此产生高密度的典故与复杂的论证逻辑,与乐府体的格调构成内在矛盾。其一,咏史以文献为据...
关键词:咏史 乐府体 人物对话 乐府歌辞 历史文本 论证逻辑 事典 明弘治 
纳兰性德《咏史》二十首中的用典
《中国民族博览》2024年第21期8-10,共3页王德艳 
2024年度四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纳兰性德诗歌研究”(项目编号:SPSK 24010)。
《春秋公羊解诂》卷十六“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明确彰显了诗歌的叙事功用,体现“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独有诗歌内蕴。“诗言志”“缘事而发”既是中国传统诗歌创作的圭臬,也是诗歌创作内涵和手段。作为清...
关键词:典故 生民视角 事典 以典为诗 “诗言志” 
汉晋辞赋的访古趣味与抒情功能
《文学遗产》2024年第4期108-117,共10页陶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魏晋南北朝地志与诗赋演变的关系研究”(项目编YJC751026)阶段性成果。
西汉时期,辞赋出现了访问古迹并缅想史事的全新内容。这是相对于先秦文化与文学传统的重要创新,并成为汉晋辞赋的重要主题之一。辞赋访古趣味的诞生,缘于“大一统”带来的政治空间整合与历史兴趣转变,使得“古”成为可供君臣观看与思考...
关键词:辞赋 访古 事典 抒情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牡丹亭》事典英译——以汪榕培译本为例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4年第13期7-11,共5页陶帅 冯瑞贞 王蕾 
中陶会2021年度“十四五”规划“阅读与教师发展”专项课题(项目号:2021JS0132);高校英语教师助力贫困地区留守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索;JG-01-12复杂系统视野下高校组织创新的作用机制及其绩效评估研究,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重点资助项目(B-a/2018/01/22);“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基于卓越绩效模式,江苏大学思政专项课题(JDXGSB202005);基于产教融合的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江苏大学应急管理专项教改课题(JG-01-12)。
作为“临川四梦”之一的《牡丹亭》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其中大量使用的典故增加了翻译的难度。本文对《牡丹亭》中的事典进行了遴选,并将其分为神话传说类事典和历史类事典。本文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出发,根据词汇对等、句法对等和篇...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 事典 翻译 《牡丹亭》 汪榕培 
文化翻译论下毛泽东诗词中事典之英译——以四个毛泽东诗词英译本为例
《宜春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88-93,共6页王爱珍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讲好中国故事”语域下毛泽东诗词中典故英译研究(项目编号:21C0342);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修辞语的英译研究”(项目编号:22wlh14);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典故英译的研究”(项目编号:22A29);湖南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近现代中国翻译史研究中心”系列成果。
毛泽东诗词中事典种类繁多,来源丰富,运用灵活,新意无穷,昭显了诗人兼伟人毛泽东深厚的国学功底和古典文化涵养以及他推陈出新的高妙写诗技巧。文化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本质是“文化翻译”。通过对巴译本、许译本、赵译本和辜译本中事典...
关键词:文化翻译理论 毛泽东诗词 事典 英译 
吴大澂奉使皇华行迹考
《东疆学刊》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高畅键 张福有 
吴大澂所著《奉使吉林日记》和《皇华纪程》,记录了“奉使”与“皇华”行迹、日程和事略。“两度皇华”均为235天,分别为七、六个时段,载明了吴大澂“两度皇华”各时段的大致经历和时地、要务,对于研究吴大澂在东疆的重要建树和历史功...
关键词:吴大澂 奉使吉林 皇华纪程 东疆事典 
“新亭对泣”事典生成的两个向度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55-65,共11页张子尧 
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和旅游研究项目(HB23-QN002)。
《世说新语》“新亭对泣”故事塑造了直面国土沦丧而悲戚无奈的周?和悲中奋起的王导两个相辅相成的人物形象,蕴含着悲情哀婉的审美意蕴、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等文化基质,彰显了六朝缘物起情、以“兴”为美的创作取向,引发了后世无数文人...
关键词:新亭对泣 以悲为美 家国情怀 经典化 
别出心裁 远思长想
《中学语文教学》2023年第12期62-62,共1页陈恒平 钱金涛 
高迎九老师这篇教学设计,开端平实,但一转入用典赏析,便让人产生“谁料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王勃《秋江送别》)的感觉。一、“用典”:切入角度新颖,赏析饱满一般教案鉴赏用典,往往会从明典、暗典、翻典三个层面来赏析。本设计...
关键词:秋江送 用典 事典 切入角度 教学设计 别出心裁 
类书典籍的文遗事解——《锦绣万花谷》物用事典中的宋人赏物观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22-129,148,共9页许欣悦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跨门类艺术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20ZD25);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传统艺术史学理论核心范畴考释探究”(2021SJA0434)阶段性成果。
类书典籍的文遗事解,主要源于学界“四重”证据法与文化研究多重叙事的认识路径展开,目的是通过深度读取隐藏在文献记载中关于“物”的文遗事象。《锦绣万花谷》作为南宋文人私纂的综合性类书文献,其类目事典中隐含着许多文遗事象,物用...
关键词:《锦绣万花谷》 物用事典 文遗事解 宋人赏物观 
儒道视域下的生命向度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年第2期556-559,共4页孟丹 刘欣怡 宋咏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医藏》提要编纂项目(No.KJS-ZHYZ-2018-014)。
中国哲学彰显着多维的生命认知和关怀。儒家和道家是植根于相同文化基源的一体两面,始终重视身心的交通互渗,自然形躯生命与道德价值生命双向互动,生命的经验实践与超脱境界互参互补,其终极意义都是在生命的大化流行中完成全身心的修行...
关键词:儒家 道家 生命 古今图书集成 明伦汇编 人事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