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儒商思想——以梁漱溟、李泽厚、张祥龙为中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硕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2]中共济南市长清区委党校

出  处:《当代儒学》2024年第2期47-72,共26页

摘  要:梁漱溟“乡村建设”是约一个世纪之前的事,而“中国式现代化”是近年来兴起的说法,所以很多人忽视了梁氏“乡村治理”正是“中国式现代化”尝试,同样被忽视的还有梁漱溟其实可视作现代儒商精神的代表。李泽厚“西体中用”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探索,虽表述有不妥之处,但其敏锐地意识到:在一个具有千百年小农经济封建专制传统的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现代化事物很可能会被封建残余裹挟、同化。张祥龙的问题意识同样敏锐,但他担忧的方向相反,他意识到儒家在近现代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原生态”的传统社会被现代化冲击了,因此他想建立文化保护区,在保护区内尽量复原传统社会。以“儒商”视角观之:李泽厚担心“儒”会制约“商”,而张祥龙认为“儒”才是弱势方;以“中国式现代化”观之:李泽厚以“现代化”为“体”,为了实现“体”,可以取舍“中国式”这个“用”,而张祥龙意识到了“现代化”的附带弊病,希望以“中国式”的方法纠治。

关 键 词:儒商 中国式现代化 梁漱溟“乡村建设” 李泽厚“西体中用” 张祥龙“儒家文化保护区” 

分 类 号:B261[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