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任文利[1]
机构地区:[1]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东方道德研究所
出 处:《当代儒学》2024年第2期23-33,共11页
基 金: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重点项目“《阳明先生文录》嘉靖间刻本集校”(项目编号:SZ202011626027)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一般而言,与陆九渊心学一样,阳明学多被视为与孟子学是一脉相承的,但本文以为相关问题须有所分疏。首先,王阳明“颜子没而圣人之学亡”的“道统”表述颇不同于宋儒,对孟子的“道统”地位相对而言是有所保留的。不仅如此,王阳明对于孟子人性论的看法也并非全然接受,有其独特的评判视角。其次,为研究者所熟知的王阳明对《孟子·尽心》开篇语“尽心、知性、知天”等的有意“误读”,特别是以“主宰”训释“知天”之“知”,表现了王阳明与孟子之间的不同的思想趣向。要而言之,孟子之“知天”“事天”“立命”说凸显的是“天”的超越意义,体现了传统儒家较强的宗教精神。就阳明而言,虽亦顺适于传统在一定意义上现成接受了“天”的超越性向度,但在其思想体系中多少有些是黯而不彰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