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健炜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宋代文化研究》2024年第2期107-125,共19页
基 金:“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GZC20231146)资助成果
摘 要:南宋后期有关朱熹《四书集注》的疏义之作层出不穷,历经前后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宁宗朝嘉定年间,代表著作为胡泳《论语衍说》、辅广《论语答问》与黄榦《论语通释》,此阶段的疏义之作侧重于阐释申发朱注的义理;第二阶段为理宗朝前中期,代表著作为真德秀《四书集编》、祝洙《四书附录》等,侧重于引用朱子《语录》《文集》等相关文献,以朱证朱;第三阶段为理宗朝后期至度宗朝,代表著作为赵顺孙《四书纂疏》,广收朱门弟子的疏义之作,象征《四书集注》疏义的最终定型。同时,以金履祥《论孟集注考证》为代表的疏义之作以名物考证开《四书集注》疏义之作的别格。《四书集注》疏义的形成与发展,是《四书集注》经典化的重要表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