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后期朱熹《四书集注》疏义的形成与演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健炜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宋代文化研究》2024年第2期107-125,共19页

基  金:“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GZC20231146)资助成果

摘  要:南宋后期有关朱熹《四书集注》的疏义之作层出不穷,历经前后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宁宗朝嘉定年间,代表著作为胡泳《论语衍说》、辅广《论语答问》与黄榦《论语通释》,此阶段的疏义之作侧重于阐释申发朱注的义理;第二阶段为理宗朝前中期,代表著作为真德秀《四书集编》、祝洙《四书附录》等,侧重于引用朱子《语录》《文集》等相关文献,以朱证朱;第三阶段为理宗朝后期至度宗朝,代表著作为赵顺孙《四书纂疏》,广收朱门弟子的疏义之作,象征《四书集注》疏义的最终定型。同时,以金履祥《论孟集注考证》为代表的疏义之作以名物考证开《四书集注》疏义之作的别格。《四书集注》疏义的形成与发展,是《四书集注》经典化的重要表现。

关 键 词:理学 朱熹 《四书集注》 疏义 

分 类 号:B244.7[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K245[历史地理—历史学] I206.2[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