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临床医学》2025年第2期62-65,共4页Clin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 探讨下颌第一磨牙拔除患者应用不同植骨材料对拔牙后牙槽嵴骨量保存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3年12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就诊的行拔牙术与即刻牙槽嵴保存术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1例患者75颗患牙与B组35例患者64颗患牙。A组患者采用同种异体骨材料进行移植,B组患者采用Bone Ceramic人工合成骨进行移植。两组患者在拔牙后6个月种植,术后比较两组种植成功率、美学效果[红色美学标准(PES)评分]、牙龈乳头高度以及牙槽嵴宽度与高度。结果 A组总成功率为97.33%(73/75),B组为92.19%(59/64),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PES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牙龈乳头高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各位点牙槽嵴宽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在距中位点4 mm处和7 mm处,A组牙槽嵴宽度均明显高于B组对应点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槽嵴宽度吸收值均明显低于B组对应点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各位点牙槽嵴高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在近中和远中,A组牙槽嵴高度均明显低于B组对应点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槽嵴高度吸收值均明显低于B组对应点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同种异体材料对下颌第一磨牙拔除患者进行骨移植能够减少牙槽嵴的宽度与高度吸收,更好地保存牙槽嵴纵向和横向骨量,为后续种植提供更好的条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