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闫凯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出 处:《名作欣赏(上旬)》2025年第4期84-90,共7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从文化史出发的声音研究 早在20世纪90年代,沃尔夫冈·韦尔施就曾宣言:“一个疑虑在游荡:我们迄至今日的主要被视觉所主导的文化,正在转化成为听觉文化。”“不光出于平等对待,在视觉称霸两千多年后,听觉理当得到解放;更况且听的人也是更好的人,这是说,他可以进入某种不同的东西,尊重它而不仅仅是支配它。”^(①)由此出发,韦尔施揭橥了视觉文化霸权下压抑的听觉文化的种种可能。当技术化现代社会的危机渐次到来时,听觉文化代表了一种转换思维的解法——立足于现在,重审历史和形塑未来——它的价值已经超越听觉文化本身。听觉文化的思维指向的是“更好的人”,在这样的前提下,纳入研究的声音也就理所当然地以人为中心。如果说现今中国学界的听觉文化研究和声音政治批评之间尚且存在某种难以调和的张力的话,关于“人的主体性”的强调也依然是二者“都同意的共同基础”^(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