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小学听评课的实施及启示——基于26场听评课活动的实录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山 王晶颖 杨来恩 

机构地区:[1]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2]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  处:《中国教师》2025年第3期15-21,共7页Teacher’s Journal

基  金:2023年辽宁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增值评价在中小学单元教学应用的课例研究”(项目编号:LSJGJCJY202303)研究成果。

摘  要:听评课作为一项教研制度源于我国的本土实践,可追溯至民国时期的“教学批评会”。随着史料的不断挖掘,一批高质量的听评课文字实录问世,对当前审视和解决中小学听评课问题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本研究通过词频分析、描述统计和文本分析等方法,对民国时期26场听评课活动实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时听评课遵循一定的学理依据,评课者高度关注儿童兴趣和教学效果;不同身份参与者的关注点存在差异;听评课实录反映出教育工作者对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和认识;当时的师范生和在职教员具有强烈的教学热情,听评课水平较高;听评课活动在教学理论、学科认识、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四个层次上促进了参与者专业认识与教学能力的提升。

关 键 词:民国时期 中小学 听评课 实录分析 

分 类 号:G632.0[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