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经》精气理论重新审视肾气、肾精内涵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剑 王小静 张瑶 陈萌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102401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25年第3期506-509,共4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黄帝内经》首次将“气论”“精学说”引入中医,然而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丰富,精、气的界定出现了模糊,尤其在现行教材中二者概念有所重合,与之相关的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内涵也含混不清。本文通过梳理《黄帝内经》中的精气理论,探讨其与古代哲学的关系,并对气与精在人体中的功能进行详细分析,借助古代哲学“道—气—形—象”的生命模型,明确《黄帝内经》中的气实为“象”,精皆属于“形”。基于此,本文重新审视肾气、肾精等概念,认为肾气统领肾阴与肾阳,肾精是藏于肾的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决不等于肾阴,并对上述概念混乱的原因从肾藏象构成、发展和对精的认识偏差两方面进行分析。

关 键 词:  阳气 阴精 肾气 肾精 气论 藏象 

分 类 号:R221[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