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25年第3期506-509,共4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黄帝内经》首次将“气论”“精学说”引入中医,然而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丰富,精、气的界定出现了模糊,尤其在现行教材中二者概念有所重合,与之相关的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内涵也含混不清。本文通过梳理《黄帝内经》中的精气理论,探讨其与古代哲学的关系,并对气与精在人体中的功能进行详细分析,借助古代哲学“道—气—形—象”的生命模型,明确《黄帝内经》中的气实为“象”,精皆属于“形”。基于此,本文重新审视肾气、肾精等概念,认为肾气统领肾阴与肾阳,肾精是藏于肾的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决不等于肾阴,并对上述概念混乱的原因从肾藏象构成、发展和对精的认识偏差两方面进行分析。
分 类 号:R221[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