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天性,激发儿童对社会现象的好奇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相禹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出  处:《教育家》2025年第11期10-11,共2页Educator

摘  要:3-6岁是儿童社会认知和社会认同感形成的关键期。周围社会的一切对于他们都是新的,充满了神秘感。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对周围的自然世界和社会生活有着天然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儿童也应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人”。正如马克思所言,“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儿童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借由好奇心,通过与他人、与社会场景的互动,获得学习与发展。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接触和了解社会,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在社会关系中成长,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直至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

关 键 词:马克思 社会认知 社会性 社会人 社会现象 儿童教育 

分 类 号:G62[文化科学—教育学] G61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