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彭成义 PENG Chengyi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100005 [2]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北京100005
出 处:《泰山学刊》2025年第1期95-104,共10页
基 金: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文化根基研究”(项目编号:2023YZD04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作为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不仅顺应了时代潮流,而且有着深厚的思想和哲学基础。从“两个结合”的视域对“全球文明倡议”的本体论基础进行深入考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总的来说,“全球文明倡议”奠基于中国独有的“天人合一”本体论。在这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高度的契合性。具体而言,该本体论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对西方二元本体传统的消解,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而精深的齐物论思想中也有深刻的揭示。后者对于不同文明“不齐而齐”原因的揭示,对于“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逻辑和不同是非观先天性的承认,对文化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关键超越,都有非常深刻的洞见和启发。把握这些内涵无疑有助于我们学懂、弄通、悟透“全球文明倡议”,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益的思想支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