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25年第1期56-60,共5页Journal of Xiangna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基 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JJ40520);202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S202310545012);2023年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湘教通〔2023〕237号);湖南省药学应用特色学科资金资助(湘教通〔2018〕469号);2024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4C0498)。
摘 要:目的探讨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提取物(A3)及其主要活性成分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潜在治疗作用。方法将52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A3低剂量组[100 mg/(kg·d)]、A3高剂量组[400 mg/(kg·d)]和阳性药物组[5-氨基水杨酸,100 mg/(kg·d)]。除对照组外,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构建小鼠UC模型,利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评估结肠组织的损伤程度,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得血清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含量。体外实验中,利用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细胞模型(RAW 264.7),评价A3中的7种主要活性成分对炎症因子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3低、高剂量组均能够有效地降低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体质量明显增加及增加结肠长度(P<0.01),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和IL-6的含量(P<0.01);HE染色结果显示,A3高剂量组显著改善结肠黏膜损伤(P<0.01)。细胞实验结果显示,7种活性成分均能降低RAW 264.7细胞NO分泌水平。结论A3具有显著的抗UC活性,7种活性成分可能是其抗UC功效的主要物质基础,该研究为广藿香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