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尹衍峰 付伟 李倩楠 马园 郝陆瑶 艳妮 王瑞[2]
机构地区:[1]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 [2]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出 处:《中国畜牧业》2025年第6期95-96,共2页China Animal Industr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60838);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LHMS03005、2023LHMS03022):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项目(2023-JSGG-5):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项目(2023YFDZ0048)。
摘 要: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一种具有重大危害的高传染性和传播性疾病,其病原为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距离该病的首次公开病例发生已有近200年,至今伪狂犬病毒已感染人类和大多数哺乳动物,包括常见的小型家养动物(如狗、猫、兔)、经济动物(如猪、羊、牛)以及一些啮齿动物。在猪群中,感染伪狂犬病毒的不同阶段的猪表现的症状有所不同:怀孕母猪表现为重新发情、流产,产育母猪会产下死胎或木乃伊胎;若怀孕母猪在临近生产时期感染病毒,会产下弱仔猪,这些弱仔猪通常在两到三天内死亡;公猪感染病毒表现为睾丸萎缩或肿胀,失去配种能力;新生仔猪感染则表现为神经问题,如精神不振、昏睡、角弓反张、眼球震颤、四肢划游,以及呼吸困难、咳嗽、腹泻等症状。无论哪个阶段的猪感染病毒,都会对养猪的国家、企业、个人造成巨大的影响和经济损失。笔者综述了伪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病因、诊断技术和净化措施,期望为人们对伪狂犬病的认识提供有益参考,并为该病的防控做出贡献。
关 键 词:伪狂犬病毒 PSEUDORABIES 新生仔猪 死胎
分 类 号:S858.28[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