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行业基准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魏江凡 钱树斌[1] 邬王一 张思扬 陈依亮 

机构地区:[1]新疆农业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出  处:《现代商业》2025年第4期95-98,共4页Modern Business

摘  要: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1999—2023年的财务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了不同行业中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简称为TFP)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首先梳理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及其主要测算方法,包括Solow残差法、Olley-Pakes方法、Levinsohn-Petrin方法和固定效应模型(FE)。基于这些方法,本文构建了一个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估算了中国上市公司在不同年份和行业中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不同行业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中间投入品效率对企业生产率提升至关重要,且技术进步对高科技和战略性新兴行业的生产率提升作用尤为显著。

关 键 词:全要素生产率(TFP) 行业差异 上市公司 固定效应模型 

分 类 号:F279[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832[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27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