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佳慧 Liu Jiahui
机构地区:[1]湖南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评论》2025年第2期59-66,共8页Literary Review
摘 要:英国文艺理论家瑞恰慈对《中庸》的接受与运用,是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西方文论的典型案例。瑞恰慈对《中庸》的吸收借鉴经历了由浅入深的推进过程,这一思想变化的轨迹在《美学基础》和《实用批评》两本著作中有明显的体现。《美学基础》标举“综感说”并将之归源于《中庸》“中和”,但“综感”的基本特征是各种心理冲动的“多样性统一”,与《中庸》“中和”实有较大差别。《实用批评》通过阐发《中庸》“诚论”来界定作品和读者的真诚,使得“真诚”这一核心概念贯穿了作者、作品和读者的传达链条。考察《中庸》在瑞恰慈文论建构中发挥的实际作用及其遭遇的意义迁移,对深入理解文明互鉴、探索《中庸》之于现代文艺理论的价值,具有可贵的参考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