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庸》对瑞恰慈文艺批评理论的影响——以《美学基础》和《实用批评》为中心  

The Influence of Zhongyong(The Doctrine of the Mean)on Ivor Armstrong Richards'Literary Criticism Theory:Focusing on The Foundations of Aesthetics and Practical Criticism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佳慧 Liu Jiahui

机构地区:[1]湖南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评论》2025年第2期59-66,共8页Literary Review

摘  要:英国文艺理论家瑞恰慈对《中庸》的接受与运用,是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西方文论的典型案例。瑞恰慈对《中庸》的吸收借鉴经历了由浅入深的推进过程,这一思想变化的轨迹在《美学基础》和《实用批评》两本著作中有明显的体现。《美学基础》标举“综感说”并将之归源于《中庸》“中和”,但“综感”的基本特征是各种心理冲动的“多样性统一”,与《中庸》“中和”实有较大差别。《实用批评》通过阐发《中庸》“诚论”来界定作品和读者的真诚,使得“真诚”这一核心概念贯穿了作者、作品和读者的传达链条。考察《中庸》在瑞恰慈文论建构中发挥的实际作用及其遭遇的意义迁移,对深入理解文明互鉴、探索《中庸》之于现代文艺理论的价值,具有可贵的参考意义。

关 键 词:瑞恰慈 《中庸》 综感 中和 真诚 

分 类 号:I01[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