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超放大细胞内镜对结直肠病变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长访 熊英 赵振峰[1] 路璐[1] 陈玉杰[1] 刘叶婷 高雪梅 

机构地区:[1]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镜诊疗中心,071000

出  处:《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5年第1期79-83,共5页Modern Intervention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Gastroenterology

基  金:河北省卫生健康委科研基金项目(20240539)。

摘  要:目的 评估超放大细胞内镜(EC)诊断结直肠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镜诊疗中心经超放大细胞内镜观察的163处结直肠病变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两位内镜医师细胞内镜图像的诊断结果和病变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入组的163例标本有8例正常黏膜、43例增生性息肉(均为传统增生性息肉、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或传统锯齿状腺瘤)、92例腺瘤(低级别或高级别)、20例癌,基于EC分类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的阳性预测值:EC1a(诊断正常黏膜)、EC1b(诊断增生性息肉)、EC2(诊断低级别和高级别腺瘤)、EC3a(诊断高级别腺瘤黏膜内癌或黏膜下层浅层浸润癌SM1癌)、EC3b(诊断黏膜下层深层浸润癌(SM2)或更深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100%、98.6%、69.6%、86.7%。细胞内镜分类与组织病理学诊断之间存在极好的相关性。当我们假设EC1b诊断增生性息肉时,我们能够以100%的灵敏度区分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特异性为100%(P<0.05),当我们假设EC3b对SM2癌或更差具有诊断价值时,我们能够以86.7%的敏感性和97.9%的特异性区分“SM2或更差”与其他肿瘤性病变(腺瘤和SM1癌)。结论 超放大细胞内镜对于区分肿瘤性病变和非肿瘤性病变特别有用,这对于结直肠肿瘤将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超放大细胞内镜显示有很高的诊断性能,因此具有用于“实时组织病理学”的潜力。

关 键 词:超放大细胞内镜 EC 结直肠病变 肿瘤性与非肿瘤性病变 诊断价值 实时组织病理学 

分 类 号:R574[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