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巧越 Xu Qiaoyue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出 处:《文学遗产》2025年第2期149-160,共12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英国藏中国戏曲文献的著录与研究”(项目编号:20CZW019)阶段性成果。
摘 要:《花笺记》是一部从明代流传下来的木鱼书。从故事形态的角度考察,其主线情节因袭《王娇鸾百年长恨》的故事结构,又糅合改编了《荆钗记》与杨洪北征以克列苏的内容,这些素材均来自江南。深入语言层面,可以发现其唱词的用韵、方言都具有吴语特征,此类江南元素是韵文中的必要成分,而粤方言和民歌则是后面添入的表演性成分。可知《花笺记》是以江南诗赞系说唱的形式编创,再融汇广府元素发展而成。此书的文本生成轨迹,揭示出长篇木鱼书是在江南诗赞系说唱的移植影响下走向成熟的,这展现了“跨地域融合”的宏观演进机制;而该作在岭南的深化流变,进一步揭橥了地缘说唱“向外延伸”和“向内提炼”的演化路径,对认识古代说唱文学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