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庞彦燕 Pang Yanyan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65-75,共11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 要:《刑事诉讼法解释》修改时已形成刑事对物之诉规则雏形,但囿于刑事涉案财物处置诉讼化理念匮乏及配套程序保障供给缺陷,刑事对物之诉规则的实践效果不佳。刑事对物之诉的诉讼对象存在局限性,检察机关的公诉职能未彻底激活,利害关系人参与制度不全面,以及庭审调查与裁判规则虚化严重等问题比较明显。有必要对刑事对物之诉理论展开重塑,包括提出刑事对物之诉全诉讼流程的相对独立性,设置刑事对物之诉繁简分流制度,全面扩张刑事对物之诉的诉讼对象,统一利害关系人身份等。同时,通过充分论证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时设立“刑事对物之诉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旨在从立法层面强化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的法治理念,并围绕审查起诉、庭审调查、裁判、救济四个阶段提出全方位落实刑事对物之诉规则体系化构建的修法建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