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文明交流互鉴的原则和进路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慧敏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特区实践与理论》2025年第1期119-128,共10页Practice and Theory of SEZS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重大研究工程专项委托项目“文明和谐论”(297223141361)。

摘  要:全球文明倡议积极主张各国文明间展开广泛的交流互鉴,文明交流与互鉴是实现人类命运与共的重要向度,是促进异质文明合作、共谋人类幸福的必然选择。在对待文明交流互鉴的问题上,抱着傲慢偏见的态度,只会让世界蒙受更多的动荡和苦难,只有秉持尊重、平等的态度,才能了解不同文明的独特之处和深层底蕴;只有包容互惠,打破文明间的对抗和壁垒,才能共同破解时代难题、走向合作共赢;只有各种文明休戚与共,才能长期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稳固格局;只有促进不同文明互学互鉴,才能为其他文明的发展创造机遇,让世界文明花园丰富多彩。因此,平等尊重提供了践行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互惠开放增添了践行文明交流互鉴的动力,长期坚持和创新发展是推动平等尊重和互惠开放更进一步践行的深刻体现。

关 键 词:全球文明倡议 文明交流互鉴 实践逻辑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明多样性 

分 类 号:G206[文化科学—传播学] D820[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