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董立桂 DONG Ligui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出 处:《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7,共7页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原创性贡献与实践要求研究”(24&ZD001)。
摘 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阶级理论与异化理论紧密相连,二者相互阐释与支撑,为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与运行逻辑提供了深刻视角。西方学者对“异化”的理解存在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异化”是劳动产品被占有并转化为资本的过程,阶级不应被简化为物质财富分配的决定因素,而应被视为一种“异化”过程。阶级分析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应用与扩展,包括劳动与生产条件的分离、财富占有与资本增殖、两种“异化”时刻、次消费和资本客体化等内容,不仅阐释了从经济不平等到社会不自由的转变原因,而且强调了阶级政治应从不平等问题转向不自由问题,为理解当代经济困境、社会分裂和政治动荡提供了新的理论切入点和分析工具,有助于更全面、深入地把握现代社会的复杂矛盾和变革动力。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