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甘草抗炎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俞 牟荣 任晶 李双 陈明珠 王鑫 展月 

机构地区:[1]吉林修正药业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吉林省中药标准化关键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长春130103 [2]吉林省药品审评中心,长春130061 [3]通药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化134100

出  处:《人参研究》2025年第2期38-43,共6页Ginseng Research

基  金: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计划(2023C037-6);2023年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JJKH20231004KJ)。

摘  要: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甘草抗炎主要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机制,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结果进行验证。方法 利用TCMSP、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以及Uniprot数据库对甘草活性成分及相应靶点进行筛选及规范化处理。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检索炎症相关靶点,并对甘草抗炎交集靶点进行筛选。采用Cytoscape软件建立药物成分-靶点作用网络,筛选甘草抗炎主要活性成分。建立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抗炎核心靶点。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甘草抗炎机制进行预测。最后,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主要活性成分及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分析,验证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结果 共获得89个成分,对应213个药物靶点,疾病靶点共筛选得到407个,交集靶点91个。核心成分筛选结果显示甘草抗炎活性与槲皮素、山柰酚、甘草查尔酮A、柚皮素、芒柄花黄素等成分相关,其作用靶点主要包括AKT1、IL-6、PTGS2、IL-1β和MMP-9等。GO富集分析得到2210个生物过程(BP)、73个细胞组成(CC)和165个分子功能(MF)。KEGG共富集到179条信号通路,其中包括AGE-RAGE、TNF、IL-17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甘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山柰酚、甘草查尔酮A、柚皮素、芒柄花黄素等通过调节AGE-RAGE、TNF、IL-17等信号通路,作用于AKT1、IL-6、PTGS2、IIL-1β、MMP-9等核心靶点,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关 键 词:甘草 抗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分 类 号:R285[医药卫生—中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