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激励与行为:乡村共同富裕的多重逻辑——以四川省成都市宝山村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衡霞[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出  处:《行政论坛》2025年第2期168-176,共9页Administrative Tribune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22JZD009)。

摘  要:乡村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现路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表达。随着乡村空心化和老龄化日益加剧,如何依靠内生动力来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和共同富裕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运用制度、激励与行为逻辑构建乡村共同富裕的分析框架,基于村庄长期坚持的共产主义信仰和集体主义精神的价值导向,以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实现村民收入长期持续增长和治理有效的四川省成都市宝山村为例,对其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进行全方位剖析,研究发现,宝山村共同富裕道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形态进行了充分表达,既有特殊性,也有可借鉴性。促进乡村共同富裕,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生发前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物质基础、持续的能力建设是根本保障,这些方面确保了共同富裕的共享性与发展性,不断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

关 键 词:共同富裕 集体主义 共产主义信仰 乡村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 

分 类 号:D616[政治法律—政治学] F323[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