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汪杨[1] WANG Yang
出 处:《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66-72,共7页Journal of Jiangsu Second Normal University
摘 要:叶绍钧以《倪焕之》完成了对现代教育的设问与回答,达成了对教育革新的解释与构想,真实地再现了现代中国新式教育的发生与发展。小说从主人公倪焕之的生活道路入手,集中地体现了叶绍钧对新学尤其是小学教育境况的认识与理解,借文中众生的际遇,从多个侧面传达出作者以教育塑“新民”的主张。倪焕之的失路与彷徨是一个时代青年境遇的集中体现、教育实验的破毁与歧出,本质上也是新旧社会思潮博弈的必然结果,小说中有关倪焕之的个性化讲述,其实是一种典型化的生活真实。社会的变动促使了教育的转向,教育的意义与效用是新时代教育者必须回答与思考的问题。叶绍钧在《倪焕之》中集结了自身与同侪从“五四”到“五卅”期间所见所为的教育实绩,“有意为之”地写下了时代“夹缝人”,真实地探寻了“教育救国”的可能性与有效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