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与勇的对决——汉代“二桃杀三士”图像中的政治隐喻  

Confrontation of Intellect and Valor: Political Metaphors in the Image of “Two Peaches Killing Three Men” in the Han Dynas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侍行 朱浒 Shi Xing;Zhu Hu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  处:《美术学报》2025年第1期62-70,共9页Art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美术考古视域下《历代名画记》所述唐以前绘画的复原研究”(编号:22AF09)阶段性研究成果;2024年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美术考古视域下的秦汉丧礼图像研究”(编号:YBNLTS2024-035)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汉画“二桃杀三士”最早出现在西汉晚期,应当是受刘向编纂《晏子春秋》的影响,此图文均属政治劝诫性质。刘向用此故事劝诫元、成二帝,免受权臣、外戚干政,以免王权旁落。汉画中晏子与齐景公形象比较固定,晏子是孔子门徒中“智”的化身,齐景公则为晏子心中的“圣主”。西汉晚期到新莽,象征乱权者的三武士形象,则由负面逐渐转到中性。到东汉,由于民间对三武士“勇节徇名”“轻死重分”等特质的推崇,三武士形象更加丰满。东汉时期,此图像含义与政治“劝诫”的原义愈加偏离,变成对勇者的赞歌。

关 键 词:汉画 历史故事 晏子 田开疆 政治隐喻 

分 类 号:J209[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