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国伟 Yang Guowei
机构地区:[1]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2]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桂学研究院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4年第4期111-123,共13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百年中国文学‘底层叙事’研究”(项目批准号:20BZW14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70”后代表作家徐则臣先后创作了“花街”、“京漂”、“谜团”等系列作品,以乡下人身份对故乡的记忆与体验进行表达,以城里人身份对现世世界进行审视和思考。但在《耶路撒冷》、《北上》中,“运河”取代“花街”成为徐则臣开掘小说的新领地,被赋予全新的意义。“运河”既是人物活动的空间,是情感和精神的寄托,也是历史的源流,其搭载颇具痞味的群体式人物走向流浪,从中消解个人执念,实现自我救赎与超脱。徐则臣以“运河”为纽带打通了宏阔的乡土世界,展现了全新的乡土空间与从容的乡土情绪。依“运河”流浪的人由此获得了某种情感认同与心灵归属,并在“流浪”中寻到了自我与家族之“根”。两部作品依托运河意象以人物的流浪史与情感共建史,开拓出无畏历史变迁与乡愁焦虑的乡土空间。徐则臣力图在个体、家族和历史的缠绕中厘出寻根的新路径,在与中国“根性”密切相关的乡土空间中回溯寻根书写的历史起点,探寻未来乡土书写的新向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