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赎意识

作品数:78被引量:5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洪波许铁汉刘道全王敏钱文霞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柳·乌利茨卡娅创作中的女性救赎谱系解读
《文学艺术周刊》2024年第23期22-25,共4页王盼 朱红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勃留索夫小说中的荒诞主义研究”,项目编号:2722022BQ024。
柳·乌利茨卡娅(下文简称乌利茨卡娅)的创作兼具俄罗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元素,体现了文学的多元化和包容性。本文以乌利茨卡娅的作品解读为主题,探究其作品中女性救赎意识对故事情节的细节刻画、修辞以及审美构建,以期...
关键词:现实主义文学 乌利茨卡娅 救赎意识 女性救赎 俄罗斯民众 审美构建 作品解读 细节刻画 
浅析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自我救赎意识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年第8期163-165,共3页良蓉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集中思考和表达了生命的苦难与意义,层层推进地向读者解答了“要不要死?为什么活?为什么写作?”这三个问题,并由此诠释了自己对生命的看法。这三个问题实际上是由“自我救赎”这一意识主线所串联的,史铁生在绝望...
关键词:史铁生 《我与地坛》 自我救赎 生命哲思 
救赎的力量——布里顿创作中的孩童意识探赜
《人民音乐》2023年第2期80-84,共5页朱厚鹏 
2022年安徽省哲社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022A H040026)阶段性成果之一。
神俗二元并存的救赎思想是爱德华·本杰明·布里顿(Edward 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创作中最重要的戏剧立意之一。如学者写道:“除了在歌剧《彼得·格莱姆斯》中有所遗漏之外,救赎意识在而后的歌剧作品中几乎不曾间断。这种救赎意...
关键词:救赎意识 救赎思想 布里顿 歌剧作品 孩童 戏剧立意 
毕淑敏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母爱意识和救赎意识——以长篇小说《血玲珑》为例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年第7期22-24,共3页余燕萍 
毕淑敏是一位拥有深刻女性关怀意识的优秀作家,她对生命的包容贯穿于小说始终。在医生、心理咨询师、作家这三种职业中的跨界,使她拥有独特而丰富的生活阅历,疾病和死亡、苦难和救赎、生命和责任成为她每天思索的难题。毕淑敏的长篇小...
关键词:毕淑敏 生命意识 母爱意识 救赎意识 
电影《维荣的妻子:樱桃与蒲公英》中的救赎与再生意识探析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年第4期159-161,共3页魏晓婷 
2009年因纪念太宰治(1909—1948)诞生一百周年,日本影坛再次刮起了太宰治文学作品的改编浪潮。《维荣之妻》作为日本文学界“无赖派”小说家太宰治的代表作,《维荣的妻子:樱桃与蒲公英》这部制作精良的电影也应运而生。影片名中的副标...
关键词:《维荣的妻子:樱桃与蒲公英》 独立 现代女性 救赎意识 再生意识 
在历史烟尘中勘探人性——读长篇小说《七步镇》兼论陈继明小说创作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3期107-113,共7页郎伟 杨慧娟 
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学一流学科(2021-2025)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陈继明的长篇小说《七步镇》是一部意蕴复杂的作品。从小说叙事的总体面貌和艺术气象而言,这是一部借助个人与西北小镇人的命运透视整个中华民族百年历史命运的寓言体小说。强烈的"罪感意识"和"救赎意识"是贯穿于《七步镇》的精神立场...
关键词:《七步镇》 寓言体小说 罪感意识 救赎意识 西北系列 文学评论 
芳华刹那间,人无再少年——论严歌苓小说《芳华》的苦难叙事
《文教资料》2021年第3期22-24,共3页聂盼家 
严歌苓的小说《芳华》,书写人物身体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种种苦难,描绘苦难状态下人们扭曲的生活状态,以及人性善良消弭苦难的生活本质,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救赎意识。小说中的苦难叙事,是对于生命的同情和思考,也是对那一时期人性的成长与...
关键词:苦难叙事 救赎意识 芳华 严歌苓 
乡土游魂的城市救赎与病态书写——论贾平凹长篇小说《高兴》
《华夏文化论坛》2020年第2期114-120,共7页李彦仪 
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贾平凹文学市场化研究”(项目编号:101832020CX016)
贾平凹将视角由乡村转向城市,以"进城者"生理、心理、生存状态的感知与描摹延续其对乡民"现代化"过程的关照。围绕刘高兴借镜像友谊与畸形爱恋完成自我建构的过程以及五富、孟夷纯等进城者的命运悲剧,揭露现代化乌托邦面具背后"市民化"...
关键词:疾病隐喻 镜像自我 救赎意识 城市困境 
论作家的宿命观与救赎意识——以蒋峰的《白色流淌一片》为例
《海外文摘》2020年第12期14-15,共2页乔安琪 
“命运观”与“救赎意识”一直是西方文学中的文化母题之一,但在中国传统的文学意识中少有对此的细致探讨和文化基础。随着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越来越多青年作家在中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显示出更多批判吸收精神,本土化的“宿命观”...
关键词:挫败 自我救赎 宿命 
袁炳发微型小说中的救赎与自我救赎意识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68-75,共8页孙新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百家创作年谱”(18AZW024)。
当今现实主义作家袁炳发以朴实厚重的风格、简洁凝练的语言、深厚绵长的人文底蕴感染着读者,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袁炳发微型小说展现了人生的困境,蕴含着浓郁的原罪意识,表现了对人性批判性的反思,体现出作者强烈的救赎与自我救赎意...
关键词:救赎 自我救赎 途径 原罪意识 价值和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