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翟羽佳[1]
机构地区:[1]山东理工大学
出 处:《西部文艺研究》2025年第2期36-40,4,共6页Western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摘 要:人机叙事的新解:从工具客体到协作分布不同于主要依赖创作者个体灵感与经验的传统文学创作,人工智能的介入正重塑着网络文学创作模式,不断实践着人机协同创作的新范式。单小曦在《人工智能写作与网络文学重大变革》中提到,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呈现人类作者、增强性人类主体(如使用AI辅助的写作者)、人工智能拟主体(如自动生成内容的AI)以及“人-机交互主体”共同参与创作的多元化特征(1),这对传统的作者身份观念构成了挑战。传统人机交互理论将人工智能视为“工具性客体”,这个认识取决于当时AI功能输出的精确性与可预测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